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
股權轉讓的稅務籌劃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
股權投資的回報,一般分兩種,股權分紅,股權轉讓。
對于股權轉讓(分紅)所得,國家是怎么規定的呢?
股權投資的稅收規定:
法人股權轉讓:溢價部分收取企業所得稅稅率:25%
自然人股權轉讓: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20%的稅率高不高?顯然高!然后這還沒包括印花稅、交易費以及部分情況下的增值稅。
所以,股權交易中會往往采用稅務籌劃進行節稅。
一、第一次低價轉讓被合理接受
根據《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的第十二條文中。
第十二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視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
(一)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的。其中,被投資企業擁有土地使用權、房屋、房地產企業未銷售房產、知識產權、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資產的,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股權對應的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
(二)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初始投資成本或低于取得該股權所支付的價款及相關稅費的;
(三)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收入的;
(四)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類行業的企業股權轉讓收入的;
(五)不具合理性的無償讓渡股權或股份;
(六)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情形。
上文對低價轉讓雖然有明文的限制,但是條文里的標準卻不是很清晰,導致各地稅務局執行標準也不一樣,操作難度根據當地稅局來定。
二、找到合適的稅負洼地
很多的地方政府都有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像“文明宇宙”的霍爾果斯等等。但是不同的地方,政府扶持的產業可能不一樣。有些地方對個人獨資企業進行核定征收,稅率低至3.5%,大大降低了稅負。一般以股權轉讓為目的設立的企業都喜歡以政策越高越好作為選擇標準,這是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另外兩個更重要的因素也是要放在考量范圍內。
政策穩定性
長期來看,以股權轉讓為目的設置的企業一般的話都有長期性(排除立刻要做交易的企業),所以要選擇一個口碑好,政策穩定的稅收優惠地。
避免二次繳稅的可能性
一般優惠地操作都是當地政策根據你的納稅額,以政府扶持資金的形式獎勵給企業,這樣看起來好像減免了稅負,但是在其中,這筆獎勵金如果落到了企業賬戶里,應作為營業外收入計入二次納稅。